太湖三山島(又名洞庭山),古稱蓬萊,明代始稱小蓬萊,又稱筆架山、金龜山,位于蘇州城西南五十余公里的太湖之中。
太湖三山島因北山、行山、小姑山三峰聯(lián)綴而得名,面積1.6平方公里。北山為三峰之首,海拔83.3米。三山島雖無高峻巍峨之態(tài),卻有層巒疊嶂之姿。逶迤鋪展,舒起緩伏,山水契默和諧,情致衍逸。故清代詩人吳莊有這樣的贊美:“長圻龍氣接三山,澤厥綿延一望間。煙水漾中分聚落,居然蓬萊在人寰。” 行山西坡的板壁峰,是一塊寬約20米、高約10余米的峭巖奇石。巖石陡峭如斧劈,紋理縱橫如刀刻,青苔斑駁,藤蔓攀附。小樹花草生于石縫之間,山雀野鷹舞于峭壁之上,景致美妙怡人。三山的石質(zhì)都是青石,暴露在地表的石頭幾乎都有太湖石瘦、漏、透、皺的特征。疊石、金雞石、香爐石、牛背石、十二生肖石,似器似物,各擅其美。
太湖三山島因一島三峰相連而得名,面積約1.6平方公里。三山島有得天獨(dú)厚的自然地理環(huán)境,氣候溫和、四季分明,冬不太涼,夏不太炎,蒼山碧水,風(fēng)景幽美。
太湖三山島四季花果累累,除有“洞庭紅”橘外,更有名果“馬眼棗”為全國所罕見,果大二寸許,鮮甜爽口,現(xiàn)尚有百年以上古棗樹692棵。
特點(diǎn):適合野外定向,孤島求生,速降,團(tuán)隊(duì)拓展活動(dòng)……
三山島住宿以農(nóng)家為主,下圖為三山島金秋山莊外觀。特色農(nóng)家菜:太湖三白(白魚、白蝦、銀魚)、草雞木鴨、紅燒蹄膀等。
|